一、开放课题设置原则
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集合了中国海洋大学多学科(学院)的相关研究力量,依照“学科交叉、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理念,2023年正式获批建立。验室围绕海洋生物多样性与发育-进化领域中的基础科学问题,聚焦重要海洋功能类群的遗传-物种-生态系多样性,进化节点海洋生物亚细胞、细胞、组织、器官水平上的模式形成、发育规律与机理,海洋生物代谢的多样性与进化的分子机制及其结构基础等生物多样性以及发育与进化领域的生物学命题。
为进一步深化学术交流协作、持续提升科研创新水平,重点实验室特设立开放课题基金。该基金以资助国内外优秀科研工作者为核心目标,尤其注重对青年学者的扶持,助力其来所开展深度合作研究。在研究方向上,重点鼓励围绕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生物适应性进化等前沿领域开展探索性研究,同时积极推动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跨领域融合,激发创新活力。此外,基金还将进一步深化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协同联动,对于具备重点实验室共建单位合作基础的申请项目,将给予优先支持。最终,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充分发挥实验室在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领域的学科引领作用,强化其辐射带动效应,为该领域的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二、开放课题资助方向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公开发布2025-2026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课题审批通过后,申请人需开展实质性课题研究。开放课题不限定具体研究内容,但须围绕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进行。本年度重点资助以下研究方向包括:
1.鱼类早期发育中胚胎外包运动的机制;
2.海洋细菌作弊者表型产生的新方式及其与群落中生产者菌株的共存机制;
3.极地微生物酶的挖掘、应用潜力评价与制备技术。
三、开放课题组织实施办法
开放课题按照“公平参与、有序竞争,优中选优、重点扶持,动态跟踪、适时调整”的原则。非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可自由申报;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大学具有中/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均可提出申请。
1. 课题申请人提交开放课题申请书(见附件),明确研究内容、预期成果、研究周期、经费安排等。
2. 课题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后,重点实验室组织专家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择优确定资助项目及额度,结果将在评审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人及所在单位。
3. 课题执行期为两年,满一年后须提交中期进展报告,重点实验室将组织中期考核。
4. 课题负责人在执行期满前1个月内须提交结题报告。同时提交本课题有关的成果证明材料。重点实验室按优秀、通过、不通过三个等级对课题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5. 研究课题若无法按期完成,要求改变研究内容,或要求中断,均须及时向重点实验室提出书面报告;中断课题者,其经费余额终止使用。
6. 申请人基于开放课题取得的论文、专利和其他成果等,须标注“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或[supported by MOE Key Laboratory of Evolution & Marine Biodiversity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7. 重点实验室将为开放课题研究人员从事研究工作提供大力帮助,所内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提供仪器支撑。
8. 课题资助额度2-3万元。资助经费用于研究差旅费、实验耗材、实验设备、测序、学术交流等。
四、受理时间
申请者应按规定格式填写开放课题基金申请书(见附件),提交至重点实验室办公室刘老师处。材料提交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30日,逾期不予受理。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老师
电话:0532-85905759
通讯地址:青岛市鱼山路5号,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
邮编:266003
电子邮件:liujiqing@ouc.edu.cn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25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