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2025-10
进化所参与承办的第五届中国组织器官再生研讨会在青成功举办
组织器官再生是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为推动国内组织器官再生研究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和上海博生会展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第五届中国组织器官再生研讨会(又称“海会”)于2025年10月12-14日在山东青岛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孟安明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校长陈晔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宋微波教授等参加会议。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进化所赵呈天教授作为组委会秘书长,主持了会议开幕式。  张峻峰在致辞中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细胞与发育生物学是学校持续关注并深耕的学科领域,积累了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他指出,中国组织器官再生研讨会是组织器官再生研究领域科研人员深入交流合作、共同探讨重要科学问题的高端平台,期待各位专家通过会议碰撞思想、启迪智慧,推进相关学科发展,共同为繁荣和发展生命科学事业,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陈晔光院士在致辞中,首先感谢了中国海洋大学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并回顾了“海会”的创办初衷与发展历程。他特别指出,本届会议吸引了众多年轻科学家的积极
12
2025-10
进化所原生动物学团队在小RNA介导的基因组DNA精确删除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5年10月,进化所原生动物学团队高凤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杂志发表了题为“Soma-derived 30-nt small RNAs are coupled with chromosome breakage and precisely target nontransposon DNA against elimination inEuplotes vannus”( 扇形游仆虫中母本体细胞系来源的30nt小RNA与染色体断裂偶联并精确靶向非转座子DNA序列使其保留在子代体细胞核中)的研究成果。该研究以海洋纤毛虫为模式材料,鉴定了一类在有性生殖时期特异性合成的小RNA,系统阐明了这类小RNA的来源、加工机制及其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中的关键作用,为理解真核生物中小RNA介导的跨代遗传信息传递提供了全新视角。转座子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且占比丰富,其在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转座子对基因组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存在威胁,因此大多数真核生物进化出了小RNA介导的转录及转录后沉默机制来实现转座子的抑制。纤毛虫原生生物作为一类古老但高
11
2025-10
孙进教授获评2025年第一批次青岛市“文明市民”
10月9日,青岛市文明办公布2025年第一批次青岛市“文明市民”名单,共51人(组)入选。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孙进教授被评为“敬业奉献”文明市民。据悉,青岛市“文明市民”人选应当忠诚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诚党和人民的事业,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等方面作出表率和榜样,在日常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品德高尚、群众公认。具体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五类。青岛市将每年分设2个批次,共选树100名青岛市“文明市民”。孙进教授简介: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筑峰”人才特聘教授,博士与博士后期间师从香港浸会大学邱建文教授和香港科技大学钱培元教授。主要致力于海洋化能合成生态系统(包括深海热液、冷泉以及浅海还原性沉积环境等)典型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动物与化能自养细菌的共生关系及适应性演化过程。相关工作在Science、Nature Ecology Evolution、Nature Communi
29
2025-09
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研究所刘默芳研究院应邀作学术报告及学术交流
2025年9月25日,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研究所刘默芳研究员应邀到访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围绕“RNA视角下的男性生殖健康调控”这一主题进行学术分享。报告会由进化所高珊教授主持,现场师生互动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在报告中,刘默芳研究员系统阐释了非编码RNA在基因组表达调控和人类健康中的关键作用。她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结合生动幽默的语言,将精子发生过程中复杂的RNA加工机制娓娓道来。报告中重点分享了其团队的突破性发现:PIWI蛋白突变与piRNA异常均会导致雄性不育,这一成果不仅揭示了非编码RNA在精子发育中的独特地位,也为男性不育的临床诊疗提供了全新视角。随后,刘默芳研究员进一步剖析了精子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与染色质重构机制,讲述了精子细胞中mRNA翻译调控与清除降解的分子机制。她还结合多年科研经历,分享了该领域的研究心得与未来展望,引发了现场师生的浓厚兴趣与热烈讨论。报告会结束后,刘老师还与进化所的青年教师们进行了座谈交流。座谈中,刘老师结合自身长期的科研与管理经验,围绕实验室日常运行与管理机制、研究生的培养理念与方法、科研课题的凝练与方向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享。
20
2024-08
关于开展2024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通知
各位同学:为做好2024年全日制本科生及研究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简称生源地贷款,下同)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准备材料生源地贷款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中国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其它金融机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三类。(一)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本人核对《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证明》信息:“高校名称”、“院系名称”等各个字段均填写全称。“姓名、身份证号”错误的,由学生本人联系生源地资助中心修改。其他字段信息如学院、学号信息有错误的,本人在国家开发银行系统更新即可。(二)中国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本人核对《中国银行承办的国家助学贷款受理证明》,核对内容与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中要求一致。注意:中国银行的助学贷款在区分时,可以以落款单位作为参考,单位为XX资助中心或XX教育局的为生源地贷款,单位为中国海洋大学的为校园地贷款。(三)其它金融机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材料可能是受理证明、确认函、网上截图或其他凭证,须有学生姓名和贷款金额两个基本信息。有需要纸质回执反馈的学生,请以班级为单位9月10日前汇总相关纸质材料至科学馆k1
了解详情
09
2024-07
招生信息:中国海洋大学生物科学强基计划、生物科学拔尖班
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生物科学强基计划和拔尖班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校内外优质资源,建立了夯实“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基础厚实、勇于创新”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了解详情
09
2024-04
2024年度中学生 “英才计划”学员面试选拔工作完成
2024年1月7日上午,2024年度中学生“英才计划”学员面试选拔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举行。面试专家组由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7名教师组成,参加此次面试的有来自青岛二中、青岛五十八中、平度一中通过“英才计划”选拔笔试的30名中学生,最终10名中学生通过面试入选。“英才计划”是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简称,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联合发起。“英才计划”涵盖数、理、化、生和计算机等5个领域,入围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基地的5个方向的高校有资格参与此项计划。“英才计划”的目的是挑选一些品德优良、学习有余力的中学生进入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知名科学家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科研实践,让中学生感受名师风采,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从而发现一些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培养后备人才。自2022年7月加入“英才计划”工作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校领导主持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执行方案,选拔了中国工程院包振民院士、国家杰青张玉忠教授、赵呈天教授、高珊教授、长江学者王师教授组成的导师团队,依靠生物科学“
了解详情
12
2024-02
2024年“英才计划”山东省师生见面会举办
“英才计划”是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简称,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联合发起。“英才计划”涵盖数、理、化、生和计算机等5个领域,入围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基地的5个方向的高校有资格参与此项计划。“英才计划”的目的是挑选一些品德优良、学习有余力的中学生进入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知名科学家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科研实践,让中学生感受名师风采,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从而发现一些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培养后备人才。
了解详情
校址: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5号 电话:+86·532-66782730 邮编:266003
版权所有©中国海洋大学 鲁ICP备0500246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30号